提示訊息

Scroll To Top

腹部脂肪與代謝症候群研討會

解析腹部脂肪與代謝症候群的關係 認識防治代謝症候群的飲食與運動處方

「代謝症候群」是所謂「三高疾病」的前兆,是人口老化,生活習慣漸趨向於缺乏運動、高脂、高糖等不當飲食而造成肥胖、胰島素阻抗等因素所致。三高關聯疾病一旦發生,就無法回復,代謝症候群階段則有機會透過積極的生活形態改變而獲得改善。如何簡單驗證自己是否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科學證實以腰圍大小代表之腹部脂肪可引起代謝症候群,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已於95年度率先向民眾宣導「腰圍八九十 健康常維持」的觀念,今年7月19日及20日,在國民健康局指導下,聯合台灣營養學會等學術團體,分別於台北及台南舉辦「腹部脂肪與代謝症候群研討會」,邀請到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黃國晉醫師、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吳至行醫師、台中榮總內科部許惠恒主任、長庚大學生命科技系蕭明熙教授、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蔡敬民教授及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劉燦宏主任等,針對腹部脂肪及代謝症候群之生理機轉、飲食、生活型態解決處方作專題解說,使更多的營養專業及相關衛教人員了解腹部脂肪與皮下脂肪之不同處,其與代謝症候群關係及防治之道。

吃的多 動的少 腹部脂肪跟著來 

台大黃國晉醫師指出,腹部脂肪過度增加,除遺傳因素外,吃的多動的少導致熱量過剩是主要的原因。過剩的熱量會以脂肪型式儲存於脂肪細胞內,形成胰島素敏感的皮下脂肪組織,這樣這些多餘的熱量,便朝向正常的代謝形式。但若有胰島素阻抗問題、抽菸、不適當的壓力反應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對內臟肥胖敏感型基因等因素,便可能限制了這些應該儲存在皮下脂肪組織的脂肪,轉而流向(Overflow)肝臟(即所謂的脂肪肝)、心臟、骨骼肌、內臟脂肪組織等處儲存,這樣的代謝異常將導致腹部肥胖、胰島素阻抗、血脂異常、發炎反應等,造成代謝症候群的發生。成大吳至行醫師更以相撲選手為例,說明腹部脂肪與皮下脂肪可透過運動方式進行轉換,鼓勵民眾運動,以減少脂肪堆積於腹部。

而身體不同部位的脂肪堆積過多,會造成生理功能明顯的變化,如胸腔壁及腹部有過多的脂肪組織會妨礙呼吸活動、或造成骨關節的退化。研究更指出腹腔內脂肪堆積是心血管及代謝疾病的元兇,是因脂肪細胞被視為內分泌器官,可直接分泌過多的游離脂肪酸及脂肪激素(如:IL-6、TNF-α、C-reactive protein、PAI-1及resistin),或間接影響胰島素阻抗,所以代表腹部肥胖程度的腰圍,乃是肥胖病人身體健康情況改善的重要指標。

腹部肥胖引起胰島素阻抗、脂肪激素分泌、氧化壓力增加、內皮血管變性,是代謝症候群元兇

任職於中榮內科部同時也是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許惠恒主任,則進一步說明腹部脂肪可直接或間接引起胰島素阻抗、脂肪激素分泌、氧化壓力增加、內皮血管變性等,而這些在代謝症候群患者身上皆可發現,因此稱呼腹部脂肪為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一點也不為過。

代謝症候群飲食處方 蔬果纖維、全穀物不可少,維持理想體重最重要

美國心臟病學會及美國糖尿病學會所提出的飲食及活型態建議,可有效用來預防及治療代謝症候群,甚至也可與藥物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長庚大學蕭明熙教授說明:①飲食可用來預防糖尿病與冠狀動脈疾病同時與代謝症候群相關者,包括:全穀物、豆類、堅果類、水果與蔬菜、魚及瘦肉、低脂乳製品等,也就是所謂的Dietary Pofolio組合,建議民眾可多加攝取。②保健食品方面,首推由美國心臟病學會認可具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魚油及植物固醇,其他一般綜合維他命或抗氧化物或植物因子的保健食品都還沒有明確功效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則較不推薦。③藥物部分,則說明具有PPAR活性之成份,已被用以預防與治療代謝症候群。

每天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可減少慢性病的發生

年齡、性別、遺傳基因、生活型態皆可影響代謝性症候群發生,其中透過生活型態改變是較具有機會來改善代謝症候群。萬芳醫院劉燦宏主任根據研究指出,靜態的生活方式、看電視、電腦時間過長,民眾發生代謝性症候群的機率將大幅增加;增加肌力、心肺適能則可以明顯降低代謝性症候群的發生。而與正常人相較,代謝症候群患者肌力有減退現象,每日的熱量消耗亦明顯較低。針對一般人常誤解的體能活動定義,劉主任則做出以下說明:①體能活動包括居家體能活動(以做居家事務相關活動,如掃地)及上班時的身體活動(如爬樓梯),不再是一般人印象中上健身房的活動才是體能活動,②在每週運動總時數為一樣的前提下,間歇性的效果和連續性的效果是一樣的,③體能活動應以有氧運動為主,並以增加肌力的重量訓練為輔,例如:快走,必須走到雙人交談時會喘的境界,才算是有體能活動的效果。故劉主任針對代謝性症候群的運動策略提出以下建議:每天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騎腳踏車等,可減少慢性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