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訊息

Scroll To Top

【當心糖胖症!糖尿病患者控糖也要控體重】

2022-02-14

111年2月14日中華日報〈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預防醫學專欄〉報導

講師: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杜思德醫師

文字整理:高繪雯顧問營養師

糖胖症死亡率高七倍

  台灣目前糖尿病患者突破227萬多人,盛行率約9.5%,然而過去對糖尿病的認知就是吃多、喝多、尿多,甚至體重還會減輕,但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杜思德醫師表示,現在在門診觀察有體重減輕的病人可能只有5%;相反的是「糖胖症(Diabesity)」更為常見,簡單來說就是糖尿病(Diabetes)與肥胖(Obesity)的結合,來強調肥胖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他們往往三高慢性病的管理不佳,是特別需要注意的族群。

  根據102-103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糖尿病患者中有7成體重過重,其中有6成沒有控制體重,此狀況實令人擔憂。因為糖胖症患者死亡率比一般人增加7倍之多,且糖尿病有許多神經血管併發症,易引起重症甚至死亡。台灣的失明者中3至4成是糖尿病控制不佳所引起的;洗腎者中則有4成是糖尿病患者。杜醫師表示很多病人誤以為吃西藥或打胰島素會洗腎,但其實血糖控制不佳導致腎病變、腎衰竭才是洗腎的最大兇手。糖尿病者更有8成是死於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或冠狀動脈疾病,因此糖尿病者更需要做好體重控管。

掌握秘笈 控糖沒煩惱

  杜醫師表示定期健檢並做好控糖相當重要,若患者採「佛系」控糖,相對醫師也很難精準開出有效的藥物。他分享許多患者不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其實目前可使用連續血糖監測儀,積極地找出一日當中血糖不穩的時段,協助醫師提供精確的用藥或衛教。

  對抗糖胖症,飲食是重要關鍵,其中特別要避免含糖飲料,因蔗糖或高果糖糖漿會刺激胰島素分泌,使血糖不穩有飢餓感,一旦體重增加又會產生胰島素抗性,易使內分泌紊亂,提高後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造成惡性循環。另外運動能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增加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日本研究指出每天多消耗300大卡,壽命可多活1.3歲。然而最好能找到有興趣的運動才會持之以恆,也不需要做難度高的運動,例如只要健走就能減少乳癌、心臟病、糖尿病的風險。杜醫師也特別提醒「最平凡的作為,常常有最不凡的效果」,千萬不要聽信民間偏方,台灣的糖尿病醫療共同照護非常完善,現在還有APP或LINE可以諮詢。因此配合醫療人員的指導,定時量測血糖、體重、腰圍及三高指標、選擇均衡且低GI的飲食、養成固定運動習慣,就是最佳的控糖秘笈了!

(本文內容摘錄自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預防醫學系列講座-2019年3月23日<有效管理您的糖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