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食減碳,如何把剩食變身健康飲食】
2024-02-19
113年2月19日中華日報〈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預防醫學專欄〉報導
作者:臺大醫院營養室 陳珮蓉主任
年節剛過,春酒邀約不斷,家裡是不是有很多剩菜讓您煩惱如何處理呢?在永續環保、減碳救地球的呼聲中,究竟小小個人能做什麼努力?又,國人三高肥胖盛行率不斷攀升,很多人確實需要積極控制飲食,卻又控制不了?綜觀宴會餐、外食套餐、家庭聚餐,整體組合都有熱量過剩、油過多、鈉鹽過多的問題,然而,吃不完丟棄,不僅浪費可惜,也造成環保問題。
宴會聚餐,吃不完最好打包帶回家。以下舉例說明後續處理方法:
- (1)雞湯:帶回家之後,依家裡人口數,可以再分幾包,然後放冰庫,之後拿出來先去除浮油,加糙米飯、木耳、菇類、青江菜,就變成健康雞肉粥。糙米飯還可以換成玉米、山藥、蓮藕、馬鈴薯、芋頭、麵條、烏龍麵等各種澱粉主食類。蔬菜類也可以隨意變化。如果只剩雞骨架,蛋白質不夠,則可加一些豆腐、豆包、油豆腐,一樣可製作成均衡營養的一頓餐。
- (2)蠔油燴海鮮、醬爆肉絲等半葷素類:這些菜餚通常醬料多口味重,食材複雜。拿回家後第一件事,先放冰箱並儘早食用;先挑掉一些煮焦爛的蔥薑蒜或青菜,用清水洗掉大部分醬料,然後加一些新鮮蔬菜或澱粉主食,做成一道菜,或是飯麵食類。
- (3)烤豬肋排:這道料理,如果家裡沒有蒸烤箱,再烤也不一定好吃且烤乾烤焦也不益健康;蒸又不好吃。可以把肉切下來,同時切掉一些肥肉,切小塊,然後加毛豆、皇帝豆、玉米粒、蒜苗等配料拌煮成一道菜,如準備墨西哥餅包起來吃,很簡單就完成一頓飯。
- (4)油飯:這道菜已經很油,去油也不好吃了,這時,只能用其他配餐來調整。油飯已經有油又有主食,那麼就加個涼拌豆腐,再煮鍋薑絲冬瓜湯,如此,也是均衡營養餐了。
- (5)叉燒酥、奶皇包等飯後點心:這類點心熱量油脂都不低,當作早餐比較適當。搭配無糖豆漿、水果;或飯後再泡個茶,可減少油膩感。
健康又環保的飲食新生活,除了上述的補救措施,更重要的是要從源頭做起,例如:(A) 採買食材不過量;(B) 每餐烹煮適當量;(C) 外食點餐要適量;(D) 餐廳提供不同份量供點餐選擇;(E) 套餐型的餐食,廚師應受營養相關知識訓練以提供適量且均衡健康的飲食;(F) 民眾應具備個人飲食需求的基本常識。吃美食,固然是快樂的事,但在兼顧健康與地球資源下,我們需要更多積極的作為!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為統一企業及統一超商於2003年共同捐助成立之公益基金會,致力於預防醫學及營養保健之社會教育、研究發展、國際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