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訊息

Scroll To Top

【醫藥線】防治代謝症候群為國民健康局未來首要推廣要務

2006-11-04

與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共同宣導「腰圍八九十 健康常維持」概念 推廣生活型態飲食改變準則 遠離慢性疾病威脅

國民健康局與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於今日(11/4)共同舉辦代謝症候群衛教活動暨呼拉圈大賽,透過呼拉圈比賽、抱腰尋親活動,突顯腰圍尺寸控管的重要性,教育民眾「男不過90公分,女不過80公分」的防治準則。

國民健康局局長蕭美玲指出,有鑑於國人罹患代謝症候群相關慢性疾病的狀況日益嚴重,今年初特將代謝症候群中唯一外顯且最易測量的『腰圍』指標列為推廣重點,協助民眾了解對腰圍肥胖潛藏的危機,確實預防代謝症候群的發生。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蔡敬民亦表示,代謝症候群的防治應從生活型態飲食改變做起,遵照最新版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成人治療準則第三版所提出的治療性的生活型態改變( 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s, TLC)準則,從飲食控制、適當體能活動及減重三方面,積極控管代謝症候群指標。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根據治療性的生活型態改變準則,提倡飲食、運動、減重433原則,方便民眾遵循,其中包括了飲食四原則(一少一多兩限制):減少總脂肪與飽和脂肪攝取、增加蔬果、水果、豆類、全穀物及果仁類攝取、限制糖的攝取、限制鹽(鈉)的攝取。運動3叮嚀:持之以恆、循序漸進、每天至少30分鐘的中度運動量。減重3法寶:減少熱量攝取、避免易引起食慾的行為、不要跳過或延後正餐。(詳見附件一)

國民健康局為防治代謝症候群 民眾衛教、專業研討雙管齊下

國民健康局局長蕭美玲表示,根據93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顯示,代謝症候群相關的門診患者為482.2萬人,費用高達384.2億元,造成政府醫療費用的沉重負擔,因此,從今年起國民健康局會將防治代謝症候群列入首要推廣要務。除今日的民眾宣導活動外,明日(11/5)亦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合作,針對專業醫事人員舉辦衛教活動與防治工作手冊研討會,邀請代謝症候群專家與醫事人員研討代謝症候群防治原則,全面預防代謝症候群的發生。

遵從飲食控制、運動及減重原則 遠離代謝症候群

千禧之愛基金會董事長蔡敬民補充,為提升全民對於代謝症候群的認知,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特別製作「代謝症候群」衛教手冊,分為民眾簡易版與醫事人員專業版兩版。民眾版內容包括代謝症候群介紹、檢測與防治三大部份,主要參考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成人治療準則第三版,提供民眾最新的治療性的生活型態改變(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s, TLC)準則,多方面改善生活飲食型態,降低體內血脂值,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又稱為「壞」的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達到防治代謝症候群的目的。

腰圍肥胖 判別是否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最佳指標

蔡敬民教授表示,根據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日前發布的「企業菁英代謝症候群」調查,腰圍過胖與罹患代謝症候群之相關性高達7成(71.72%),直指『腰圍』是判斷代謝症候群的最佳指標。腰圍肥胖代表內臟脂肪過多,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性,如果持續無法改善胰島素阻抗性問題,最後將導致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相關症狀及疾病。因此,遠離代謝症候群的第一要件便是堅守「男不過90、女不過80公分」的準則。

「代謝症候群」衛教手冊即日起免費索取

「代謝症候群」衛教手冊民眾版及專業版即日起分別提供民眾及醫事人員免費索取,索取請電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02)2748-7808,或上網站www.100-love.org留言。此外,11月起至全省7-11超商門市、聖娜多堡門市、統一有機,也可免費索取代謝症候群相關教育單張--「糖尿病與心血管健康」。


<附件1>

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成人治療準則第三版--治療性的生活型態改變( 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s, TLC)準則

治療性的生活型態改變首重飲食控制、減輕體重和適當體能活動三部分:

1. 飲食

降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量

多攝取植物固醇及可溶性膳食纖維

2. 減輕體重

3. 適當體能活動,每天至少維持30分鐘的中度運動,

防治代謝症候群,從生活飲食型態改變做起:飲食、運動、減重433原則

飲食4原則

減少總脂肪與飽和脂肪的攝取,轉而攝取不飽和脂肪,並逐步將反式脂肪酸從飲食中剔除

過多脂肪的攝取是心血管疾病與一些癌症的危險因子。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可,食用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減少罹患冠心病的危險。每日攝取量建議不要超過3克,最好是從深海魚肉獲得。

反式脂肪酸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因此應減少食用人造奶油、酥油、及使用這些原料之烘焙和點心食品。

增加水果、蔬菜、豆類、全穀物、以及果仁類的攝取

限制糖的攝取,含糖量較高的飲料、餅乾、糖果,大部份只提供熱量;過量攝取不僅造成熱量過多,也容易造成其他營養素攝取不足。

限制鹽(鈉)的攝取,特別留意「隱形鹽份」,如醃漬物、味精(含鈉)、豆瓣醬、味噌、蕃茄醬、醬油、胡椒鹽等調味料的攝取。

運動3叮嚀

持之以恆地運動

以漸進規律的方式來增加運動量。

從輕度運動,例如:慢走(4公里/小時),漸進至中度,例如:快走(6.4公里/小時)、騎腳踏車,視身體狀況增加至重度活動,例如:快走(10公里/小時)游泳。

規律的運動次數:每天至少30分鐘的中度活動量。

減重3法寶

減少熱量攝取,但不影響滿足感。

細嚼慢嚥,研究顯示,大腦需要至少15分鐘的時間才能接收到已經進食的訊號。

增加蔬果的攝取量,蔬果可提供飽足感,卻不會增加過多的熱量。

使用較小的盤子,讓食物份量看起來大一些。

隨時注意容易引起食慾的行為,例如看電視時吃洋芋片。

不要跳過正餐不吃或延後正餐時間,以免更加飢餓,造成吃更多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