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訊息

Scroll To Top

【新冠肺炎期間怎麼採買?營養師:4技巧避地雷、CP值最高】

2020-04-29

與疫情同行成為日常,三餐就成了一家之「煮」的煩惱

台灣是少數舉國能正常上下班、學生平安上下學的國家,與疫情同行成為日常,三餐就成了許多「煮」婦們的煩惱。初期囤積的罐頭、泡麵、冷凍食品等方便性為優先的食物,等到疫情過去全家人都腫一圈怎麼辦?傳統市場與超市的採購指南,營養師一次公開。


​​​​​​​

首先你必須盤點家中的「物資」

營養師建議從溫層作為切點,區分常溫櫃、冷藏櫃、冷凍櫃的現有糧食、期限,並計算一家人口數及食量,推估至少2週無虞的總採購量即可,無須刻意囤積。你可能會問,那該怎麼確定要買哪些食物?怎麼兼顧便宜又有營養價值,少吃到垃圾食物呢?記住疫情期間購買4原則就搞定。

一、有較長的儲存期;

二、高營養價值;

三、價格適中;

四、容易取得。

易保存的蔬果、豆類

如柑橘類、香蕉、蘋果、蓮霧、小番茄等;蔬菜則有白蘿蔔、胡蘿蔔、根莖類蔬菜、高麗菜、花椰菜等相對不易腐爛的種類。若新鮮食物不足,其實冷凍蔬菜的營養絲毫不遜色,可以放進購物籃;此外豆類製品及豆類罐頭利於儲存,所以也是良好的蛋白質、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營養來源。毛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毛豆和雞蛋一樣屬於完整蛋白質,除了單吃、炒菜、炒飯,即使當成零食來吃也比餅乾蛋糕好很多!

全榖根莖類保存期也十分長

而且製備容易,可以挑選燕麥、蕎麥、藜麥等未精緻的穀類,地瓜、馬鈴薯等根莖類也是不錯的選擇,若喜歡西式早餐,全麥麵包也不錯,將其切片冷凍就能延長保存期。

堅果、雞蛋、保久乳等亦是營養師推薦的採購目標

但是泡麵、罐頭、冷凍火鍋料等再製的食物雖然方便,還是要盡量避開,除了比「全型食物」多添加許多添加物與熱量,在這個非常時刻,less is more,把儲存空間及消費額用在營養CP值高的食物吧!

確認採購路線,用最短的距離與時間買好所有東西

待在外面(包括超市或傳統市場)的時間短、碰觸較少的公共設施及物品,就能減少暴露病毒的機會。所以出門前除了先擬定採買清單,也要確認購物路線,減少在貨架或攤販前徘徊、東挑西揀的時間。備齊濕紙巾、75%酒精隨身瓶等,用於清潔購物車和菜籃,一但進入室內空間最好戴上口罩。

美國營養學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表示,目前沒有科學證據認為「新冠肺炎病毒可以透過食物或飲水進行傳播」。不過營養師仍不建議公筷母匙共享食物。以食品安全為優先考量,平時養成習慣將生熟食物分開的習慣,並將食物加熱到適當的中心溫度(至少62度),用畢後的食物也應迅速冷藏。美國與澳洲官方營養學會也公布適合當地的疫情採購指南,顯示未來與疫情共存,生活習慣也會跟著改變。

參考資料:

COVID-19 tips and resources(Australia)

Getting Groceries During Quarantine(U.S.)


延伸閱讀:【母親節特輯:和媽媽一起下廚,吃一頓回春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