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桶腰」竟然直接影響大腦?那些腰圍沒告訴你的事】

俗諺曾說「大肚無腦、膨肚短命」,可能都是真的?
營養師在千禧之愛的臉書粉絲專頁辦一個小投票(連結),詢問粉絲們「體重 vs.體組成」哪一個更重要呢?
其實,體重只有一個數字,例如60公斤,但仍然不知道這60公斤當中,有多少是讓人最介意的脂肪,有多少是能夠提高基礎代謝的肌肉呢?加上變化最大、進進出出的「水分」,光看體重這個數字是無法得知的。
因此測量體組成,比體重更能發現身體的細微變化,包括:
一、脂肪組織(對就是蝴蝶袖、水桶腰那邊)
二、非脂肪組織(包括肌肉、骨骼、內臟、血液、水份)
有在運動增肌的朋友就比較不介意「體重」增加,那正因為增加的體重是肌肉量增加,而不是脂肪。另外,體脂防率(%)的標準,建議男生≦25%,女生≦30%,超過就會開始影響身體健康。
所以同樣是60公斤的成年男性,很可能是肌肉男(體脂12%),也有可能是60公斤的泡芙男(體脂35%),只看「體重」是無法判斷的哦!
那家裡沒有體脂機,也不常去醫院診所測量怎麼辦?
除了體組成,這1個隨時可測得的數字更重要!
體脂肪其實是身體自然的儲存機制,將多的熱量用最有效率(1公克=9大卡)的型式來儲存能量,以備緊急狀況;同時作為緩衝的肉墊,保護內臟、肌肉與骨骼。不過,如果太多的脂肪集中或堆積在腹部,就會影響身體健康,科學研究顯示腰圍超標與這三個健康問題有關:
1. 三酸甘油酯上升(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
2. 胰島素阻抗性,血糖因此升高(糖尿病的風險提高)
3. 大腦灰質體積小(新研究指出,腰圍過寬恐未來有失智症)
《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研究發現「健康腰圍」與「容易復發心臟病或中風」有關,在男性尤為明顯,這篇研究也首次證實,腰圍粗細與心臟病復發之間的關連。
研究調查2200位曾心臟病發作一次的病患(年齡35~77歲)為期4年,男性平均腰圍為101.3公分,女性平均94.1公分,都超過WHO建議的健康數值(男性94公分、女性80公分)。
結果顯示1232名男性與469名女性再度發生動脈阻塞導致的心臟病或中風,研究作者認為,腹部肥胖不僅會增加首次心臟病發或中風的風險,還會增加復發的風險。保持標準的腰圍,對心臟疾病和腦中風的預防都很重要。
拿起捲尺吧!今天開始,幫自己、幫家人量腰圍!如何正確量腰圍看這裡。
(台灣的腰圍尺寸標準:男性<90 公分;女性<80 公分)
千禧之愛89量腰日在每年的8月舉辦哦!看詳細介紹
延伸閱讀